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而猝死。研究表明,90%以上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之外,心肺复苏术(CPR-D)是抢救心脏骤停最有效方法。而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把握“黄金4分钟”,对于提高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挽救更多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广大公众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率,鼓励更多人参与学习、掌握心肺复苏这项必备的技能。在中国心肺复苏周到来之际,中煤矿建总医院深入学校、工地、社区、养老院,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培训系列活动,普及心脏急救知识,提升心脏骤停救治成功率。为提升学校师生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心肺急救技能水平。6月3日上午,中煤矿建总医院走进宿州学院,开展2023中国心肺复苏周“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主题急救知识专业培训。活动现场,急救中心主任向斌、护士长王连云重点讲解了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如何呼救、如何判断患者意识及急救方法,并借助模拟人教具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AED的操作演示,对按压部位、频率、力度等各个操作要领进行逐一讲解。讲授完毕后,大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实操训练。医护人员认真观察每个同学的动作,一对一进行“手把手”指导,纠正操作手法,确保大家学有实效、练有所得。
通过心肺复苏急救培训进学院活动,传播了应急救护的新理念,让更多师生了解了应急救护知识,掌握了基本急救技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在黄金时间进行自救、互救,为构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工地突发事故导致威胁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提升工友们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中煤矿建总医院深入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机电安装公司山东阳城煤矿第七项目部、莱州第九项目部、陕西榆林第十三项目部,开展“安全生产,救在身边”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活动。
培训现场,急救中心向斌主任详细解说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判别心脏骤停,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并通过模拟人进行实地教学演示。同时对工地上可能遇到的急救场景及急救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搬运、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大家认真的听讲,争先恐后轮流上阵实操练习,现场气氛热烈。
工友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掌握了几项非常实用的安全急救知识,能更好地应对身边的突发状况,在遇到类似突发情况时,可以学以致用,最大程度地挽救伤者的生命,真的是受益匪浅!
为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的安全应急救护知识教育,提高紧急情况自救互救能力。6月6日,中煤矿建总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郭清正、护士长王连云走进宿东社区、韩池孜社区,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培训。
活动中,主讲医护人员生动讲解了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知识,分享了如何识别心脏骤停、CPR-D的关键步骤、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仔细说明心肺复苏的重难点,并边讲解边模拟急救现场操作,演示心肺复苏。
此次培训活动,让参训人员对心肺复苏有了最真实的感受,认识到心肺复苏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大大增加抢救成功率。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和掌握了急救的技能,营造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提升养老院工作人员发生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6月7日下午,中煤矿建总医院急救中心为宿州爱心养老院进行了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急救中心护士长王连云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救护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同时强调了抢救黄金时间的重要性,叮嘱大家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一定要掌握好抢救时间,才能加大抢救成功的概率。通过培训,让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掌握了心肺复苏急救的基础知识,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也为今后能更好地服务老人提供了保障。
此次“中国心肺复苏周”急救培训系列活动,共计为学校、工地、社区、养老院500余人进行了培训。下一步,中煤矿建总医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心肺复苏的急救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全民急救意识和知识技能,让患者在发病的第一时间获得最有效的救治,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