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摔倒,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肿 二维码
临床上经常见到老年人轻微外伤后,一月左右出现头疼头重,肢体无力,行走不便,CT检查发现颅骨下弯月状慢性硬膜下血肿,密度可以均匀,可以混杂,脑组织受压,几乎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年轻人却很少见呢? 第一,这是因为大部分老年人虽然当时受伤程度轻微,检查没有明显颅内出血迹象,容易忽视,由于病史较长,相当多患者没有或者无法回忆出外伤病史,往往缺乏警惕。 第二,老年人长合并心、脑、肝肾等疾病基础疾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有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风险高 第三,高血脂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过程,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增加血管脆性,同时脑萎缩导致导血管悬空状态,血管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老年人摔倒后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表现: 1. 头痛:头痛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且疼痛通常会逐渐加重。 2. 进行性意识模糊:老年人摔倒后,如果逐渐出现意识模糊、昏迷或者神志不清的情况,可能是血肿压迫了大脑组织所致。 3. 呕吐:慢性硬膜下血肿引起颅内压力增高,容易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4.行走困难:血肿压迫了大脑组织,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行走困难、平衡失调等 如果老年人摔倒后逐渐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预防老年人摔倒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营养均衡、定期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减少摔倒风险。
供稿 | 神经外科 整理 | 刘莉 初审 | 颜欢喜 终审 | 储慧明 主办 | 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 声明 | 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文章分类:
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