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肺炎 二维码
来源:宿州中煤矿建总医院 新生儿肺炎是指新生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出生后吸入胎粪、羊水、胃内容物等异物,或出生前后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病理改变。作为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了解其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病因 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内在因素、环境因素和病原体感染。 1. 内在因素: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健全,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此外,新生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也增加了患肺炎的风险。 2. 环境因素:居室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阳光不足、冷暖失调等环境因素均可降低新生儿的抵抗力,增加对病原体的易感性。 3. 病原体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细菌则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日渐多见。 二、症状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因病因和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呼吸快、呼吸不畅:正常新生儿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40次左右,而肺炎患儿的呼吸频率可增加到每分钟60次以上,甚至达到80次以上。呼吸急促通常表现为呼吸浅而快,有时还会伴有鼻翼扇动、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2. 紫绀: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口周紫绀,重症患儿口唇、指(趾)甲床、头面部和全身都可能呈现紫绀,这是缺氧的表现。 3. 咳嗽:新生儿患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宫内感染性肺炎时,大多数没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出生后感染性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呼吸道症状相对多一些,可表现为吃奶时的呛咳、单声咳及短暂的咳嗽。 4. 口吐白沫:口吐白沫是新生儿肺炎的特征之一,白沫主要来源于气管内分泌物。 5. 发热或体温不升:部分新生儿肺炎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但也有一些患儿表现为体温不升,尤其是早产儿或体弱儿,体温可能低于36℃。 6. 其他症状:早期表现为奶量减少、吐奶等消化不良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呛奶、吐沫。有些患儿还可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重症肺炎可能出现少吃不动、精神差、反应低下等全身症状。 三、护理 1.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维持在60%左右。 2.如吸痰、吸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加强免疫功能。对于烦躁、惊厥的患儿,需要进行镇静、止痉治疗。四、预防 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环境、讲究饮食、注意休息、体位与拍背以及发热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讲究饮食、注意休息等措施,也可以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发生。 供稿|新生儿科 编辑|刘莉 初审|颜欢喜 终审|储慧明 主办|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 声明|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文章分类:
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