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哮喘 二维码
来源:宿州中煤矿建总医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约有3.39亿患者。它的特点是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可能因多种因素突然发作,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从哮喘的诱因、症状和预防措施三方面展开科普。 一、哮喘为何会发生?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2. 环境触发因素: -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宠物皮屑、蟑螂排泄物等是常见诱因。 -空气污染:PM2.5、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会刺激气道,加重炎症。 - 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肺炎等可能损伤气道黏膜,诱发哮喘。 - 气候变化:冷空气、湿度骤变或气压波动易导致气道痉挛。 3. 其他诱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某些食物添加剂(如亚硫酸盐)也可能引发症状。 二、如何识别哮喘? 1. 典型症状: - 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时伴随“哨鸣音”或“吱吱声”。 - 持续性干咳:夜间或清晨加重,普通止咳药效果不佳。 - 胸闷或气促:感觉胸部像被重物压迫,活动后呼吸困难。 2. 发作特点: - 时间规律:症状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影响睡眠。 - 季节性波动:春秋季花粉增多或冬季冷空气来袭时易发作。 3. 危险信号:若出现口唇发紫、无法平卧、说话断断续续,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就医。 三、预防胜于应对: 1. 远离过敏原: - 定期清洁家居,使用防螨床品,避免铺设地毯。 - 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 - 避免饲养宠物,或限制宠物进入卧室。 2. 改善居住环境: -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抑制霉菌滋生。 - 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刺激。 3. 增强体质与免疫力: - 适度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运动)。 - 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食物(如深色蔬菜)。 4. 关注气候变化: - 寒冷天气外出佩戴口罩,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 - 雷雨天气减少外出,防止雷暴哮喘(花粉颗粒遇水破裂后更易致敏)。 5. 情绪与生活管理: - 学会压力调节,焦虑或过度兴奋可能诱发症状。 -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雾会持续损伤气道。 6. 定期监测与记录: - 使用峰流速仪监测呼气流量,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 记录发作时间、环境和症状,帮助医生分析诱因。 支气管哮喘的防控需要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识别自身诱因、坚持科学预防、保持健康习惯,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提升。若出现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守护呼吸,更能为生命注入更多自由与活力。 供稿|呼吸内科 编辑|刘莉 初审|颜欢喜 终审|储慧明 主办|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 声明|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上一篇妊娠期贫血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狭窄性腱鞘炎
文章分类:
健康科普
|